【湘潭日报】主动担当 友好协商 这个社区治理“插花地带”有一套!
2023-04-19 08:22:24          来源:湘潭日报 | 编辑:周冠成 |         

本报记者 付鼎臣 通讯员 黄楚舒

“太好了,马路加宽了以后不用再挨着汽车走了,路边加上护栏细伢子出门就能放心了。”这几日,家住岳塘区五里堆街道向阳社区电池厂宿舍的郭娭毑看到家门口的道路安全隐患已整治完毕,她十分高兴。

然而,在这条路的隐患整治之前,曾有一段小插曲。

郭娭毑门前这条路是向阳村6号路,位于向阳社区和湘潭高新区板塘街道板塘集资委接合地带,是两边群众出行的主要通道。道路原本较窄,且一边临崖、临坡,路两边的居民都希望安全隐患能早日消除。但由于施工涉及一些存在争议的历史遗留问题,起初推进并不顺利。“具体问题可以慢慢理清,但安全问题耽误不得。”向阳社区和板塘集资委负责人对这一点都有共识。于是,他们认真听取各自居民(村民)代表意见后,进行了友好协商,达成初步意见后又各自回去做群众思想工作。最终,矛盾成功化解,整治得以推进,群众成为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由于区域位置的原因,类似的问题,我们在日常基层工作中经常遇到。”向阳社区党总支书记黄楚舒说,他们社区占地3.5平方公里,不仅面积大,区域跨度也大,“插花地带”很多。“我们与5个村(社区)相邻,还有3个居民小区在荷塘街道,属于‘飞地’。交叉区域多,矛盾和争议自然相对较多。”

“插花地带”越多,管理就要越精细,人员就要越深入。向阳社区强化了网格化管理,7名网格片长深入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让每一件“小事”都能及时被发现,让问题处理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他们还与相邻村(社区)保持了顺畅的沟通联系,碰到牵涉多方的麻烦事,都能坐下来商量,变“互不相让、推诿扯皮”为“相互理解、友好协作”。

早两年,辖区内一新建小区的业主经常向社区反映,小区周边环境卫生状况不理想。原来,这个小区围墙外正好处于村、社交界的“插花地带”,小区门外新修的马路也尚未移交。“按理说,社区只负责小区‘墙内事务’。交叉地带的很多事情都是‘陈年旧账’,一时半会‘扯不清’。但如果各方都坚持‘只做分内事’,那么问题永远无解,损害的是群众的利益。”向阳社区负责人说,于是,社区和周边村开展协商,双方都不回避问题,都愿意多担待些:围墙外的“插花地带”由村里牵头管理,尚未移交的道路则由社区负责清扫。就这样,一个看似麻烦的事,得以顺利解决。

向阳社区负责人认为,基层治理特别是“插花地带”管理,要敢负责敢担当,要多沟通多商量,今后将在基层工作一线探索出更多实用经验,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责编:周冠成

来源:湘潭日报

岳塘要闻
视频精选
精选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